暑期来了,“神兽”归笼,“谁来带娃”成了许多家长的一大心事。
日前,教育部发布《通知》,支持各地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杭州、宁波、金华、嘉兴等地也已启动,主要包括提供学习场所,开放图书馆、阅览室,开展集体游戏活动、文体活动、阅读指导、综合实践、兴趣拓展、作业辅导等。这对双职工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农民工家庭等而言,无疑是一项利好政策。
不过,也要看到教育领域的托管服务,落实起来一直是一个“老大难”。既然问题存在,官方发文鼓励各地解决,就来说说该怎么把这件好事办好。首先,公众最担忧的是暑期托管会不会沦为变相补课?《通知》明确,坚持学生和教师自愿的原则,不得组织学科培训、集体授课。尽全力按要求落实,规范做好服务,避免暑期托管成为孩子们的“第三个学期”,考验各校的能力,也考验监管部门的水平。
其次,在推进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教师是“主力军”。如何保障他们的休息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确保政策不变形的关键所在。平心而论,对于平日忙碌操劳的教师群体来说,假期是一项盼望已久的“福利”,一旦被安排了托管任务,相当于变相剥夺这项“福利”。我们不能把“官方带娃”建立在“割裂教师利益”之上,有必要从制度上确立对教师劳动的尊重和信任,从操作层面上确定合理补贴、完善轮休机制等,不然谈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很多家长对教育的需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早已过了“把孩子帮我看管起来就行”的阶段。倘若托管服务只是一项“单纯照看学生的服务”,恐怕难以产生持久的吸引力。通过细致科学谋划,从孩子成长和教学规律的角度,尽可能丰富暑期托管服务“菜单”,给予学生和家长更多选择,让托、受双方都有获得感。这件事做起来很难,需要相关部门下点功夫,不断探索,创新形式,家长则应多点耐心,共同破题。
让暑期托管服务不走样,还需要转变思维,开拓渠道,凝聚合力。“官方带娃”,并不是把责任一股脑儿推给教育部门和学校。没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只是政府一头热,难以把这件好事办好。冲破原有的“思维牢笼”,在人力配置上,可以通过招募社会志愿者、外聘在校大学生、购买第三方服务等来解决;在硬件配套上,不妨开拓校外渠道,充分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礼堂、图书馆、体育馆等各类场所,盘活现有资源,促成多元合作。
让孩子们过一个丰富多彩的暑假,难度不小,需要政府、家校和社会各方合力推进。只有在“各美其美”的基础上实现“美美与共”,暑期托管服务的“政策善意”才能落到实处,惠及众人。
Copyright © 台州视窗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38619号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Powered by TZ106.COM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