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邦钦(右二)在表演小品。
“‘捻藤’来了!”“这不是那个‘捻藤’吗?”……陈邦钦从街头走过,远远就有人对着他打招呼。
“捻藤”是天台当地方言,指的是性格怪异、顽劣乖张、爱认死理、一根筋、胡搅蛮缠等特征的那种人。陈邦钦,天台县赤城街道妙山社区人,瘦个子,戴副眼镜。一眼看去,花甲之年的他儒雅、幽默,待人接物礼貌有加,“捻藤”一词说什么也与他挂不上关系。然而,现在“捻藤”似乎成了他的绰号,人们说到他,马上便将他演的角色联系了起来。
从乡村溪岸唱到县城舞台
在陈邦钦的心中,从小就有个艺术梦。由于年轻时家境贫穷,陈邦钦无缘专业学校学习,这个梦想就被他埋藏在心底。
2000年后,陈邦钦家的生活条件大为改观,这时他心中的梦想重新燃起。一个夏夜,他在溪岸散步,恰巧遇到几个朋友,聊了一会后,他便提议搞个联唱活跃一下气氛。谁想,大家都很来劲,唱到最后,居然一个个相约第二天晚上再来。
就这样,他们对着溪流清唱。时间一长,大家都摸出了表演的窍门,围观凑热闹的人逐渐多了起来,许多人加进了他们的圈子里。他们开始在溪岸的草坪上举办活动,每次都吸引了好几百的群众。
在外经商的陈孝兴被吸引了进来,居民陈云飞也加入了进来,一些平时喜欢打牌、搓麻将的也被家人拉了进去。慢慢地,活动队伍越来越大,门类也变得丰富,有舞蹈、戏曲、相声小品组、乐器合奏等。
2007年冬,天台同乐歌友会正式组建。很快,注册会员有276人,参与活动达到了600多人。
此时,草坪演出已经满足不了需要,他们开始转向了城里。“进城”的头一出戏,是在一处旧厂房里举办。紧接着,孔庙广场、影剧院都成了他们的舞台。
为了给更多的人们送去笑声,陈邦钦和队友一起,进社区,进偏僻山区,进养老院,义务为大家表演节目。他说:“每年这样的公益性表演在30场次左右。”
讨厌“捻藤”,却演活“捻藤”
依陈邦钦耿直的性子,他与“捻藤”的人简直就是对头人。一个偶然的原因,这个文艺爱好者与“捻藤”较上了劲。
去年,该县开展了“六城联创”活动,赤城街道一居民区主任在创建工作中遭遇了“捻藤”市民,工作进展不顺。正值县里举办微系列宣讲活动,赤城街道工作人员在闲聊中向小品主创人员介绍了“捻藤”一事。陈邦钦觉得这个角色很有嚼劲,有意尝试,跟队友一起创作了小品《捻藤碰着齐主任》。
原来,在陈邦钦的心中有个“小九九”:要是把“捻藤”演活了,今后谁还敢在创建活动中搞“捻藤”?如果少了“捻藤”的人,那创建工作不是更顺利了?
微系列宣讲大赛正式开赛当天,陈邦钦和他的队友先声夺人,热烈的掌声、哄堂大笑声让陈邦钦如愿获得了冠军。
随后,陈邦钦和他的队友被列为县里的微系列宣讲团成员,到全县各处进行宣传。每到一处,小品《捻藤碰着齐主任》总会引起不少的轰动。
横潭坎村村民陈君霞在观看演出后说,“这个‘捻藤’演得太好了!”紫东社区居民潘爱芳表示,“这‘捻藤’真不讲道理,社区主任是为百姓做好事的嘛!”
村(居)干部也乐了——很多村民在看过笑过之后,无形中形成了对身边“捻藤”自发监督的良好氛围,基层干部的工作也就得到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如今,在天台各地,大家忘了陈邦钦的名字,只记下了他扮演的角色。
乐当宣讲员,热心“微宣讲”
近几年来,该县重视理论宣讲,在农村搞了“一员三微”宣讲机制,培训了很多宣传员。
虽然在当地是个资深的民间表演者,但相对于那批宣传员来说,陈邦钦还是个“新人”。因为他现在的宣讲团成员身份,就是在“一员三微”机制基础上推出的“微形式大宣讲”活动中所产生的。
对于自己的作品,陈邦钦非常注意追求完美,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现在,陈邦钦经常主动对接赤城街道、文广新局等政府部门,做好沟通联系,及时了解国家政策走向。
近年来,受台州市旅游局等单位的邀请,陈邦钦陆续赴广州、深圳、香港、厦门、镇江等省外演出,为天台和各省市架起了沟通文艺的桥梁,也进一步弘扬了天台山文化。
说起陈邦钦,赤城街道宣传委员张玲燕满口赞扬:“陈邦钦的艺术团队现在是我们街道的文艺主力军,很多政策宣传,我们还没想的,他倒是提前行动起来了。”
陈邦钦并不满足,他说:“我要把歌声、笑声、快乐送到天台的每个角落,让全县人民都来分享文艺生活带来的幸福。”
|台州新闻|台州论坛|台州商家宝|台州企业网站|台州装修| 责任编辑:张舒婷
Copyright © 台州视窗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38619号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Powered by TZ106.COM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