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年轻的宝妈们,家里有了娃,平时除了在家的吃吃喝喝,在没有特殊情况的周末,肯定会带着娃出去走走,要不就是开车周边游,或者逛逛超市。
可别认为逛超市就是为了满足我们自己的一颗“买买买"的心(虽然这颗心确实是存在的),更重要的是,在逛超市的过程中,我们的娃还可以学到不少东西。
不要觉得宝宝太小不能带出去,一般娃小那会,家长可以选择让宝宝坐着超市里的购物车一起边逛边学,大点了就可以牵着手一起逛啦。
宝宝们在逛超市的过程中,其实基本都属于手眼不够用的状态,总想这个看看、那个摸摸。一些家长会觉得孩子手脚太多,是在添乱。
其实没关系,这是好事。
仔细想想,不用再坐在家里,翻着认知绘本上的那些蔬菜、水果,空洞的告诉小家伙哪个是哪个了。最生动的课堂,超市其实已经给你准备好了。
感官启蒙
紫色的葡萄,黄色的梨,绿色的西瓜……这就是色彩认知啦,是不是挺简单?
“宝宝,你看,这就是梨,看看就是长这个颜色这个形状的”“这是榴莲,是不是味道有点奇怪?”通过这种做法,小家伙就有了个嗅觉和视觉上的认知。
无论是圆圆的西瓜,还是软软的毛绒玩具,或者是卡通的糖果瓶子。摸摸碰碰,都能在一点一滴中帮助宝宝成长。
数学教育
很多爸爸妈妈是不是有这种感觉:数学太麻烦枯燥了;而且感觉宝宝太小,没必要提前接触这个(给自己犯懒找借口)。
其实,3岁前的宝宝,对数学的认知已经超过我们的想象。2岁的宝宝已经大部分能明白数字“1”和“2”的概念,2岁之后能从1开始数几个数字。
再不进行,可是要输在起跑线了。超市里可是有很多数学启蒙的机会呢。
打比方:你可以让宝宝替你拿东西。“宝宝,我们已经拿了一包糖。你可以再帮妈妈拿一包吗?”如果宝宝还要拿,那就可以告诉TA:“我们只能拿这么多了,多的这两瓶要放回去哦。”通过这种方法,让宝宝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金钱认知
大家都是多大的时候,对金钱开始有概念的?在国外,一般家长和老师会在孩子3、4岁大的时候,教孩子了解钱的概念,分辨最基本的货币单位。毕竟,这可是人生中同我们接触最多的物品之一
带着孩子逛超市的时候,我会有意识的告诉他,这个饼干是多少钱,这个牛奶是多少钱。如果他喜欢,而且又确实有必要买回家,我会同意他放在我们的购物车里。
超市收银员在收钱时,机器所发出的滴滴声以及显示器上显示的数字可能孩子他并不能看懂什么,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在旁边告诉他:“你看,10元,18元……我们今天花了56元买了这么多东西。”并且把相应面值的钱给他,让他递给收银员。宝宝们的金钱概念,其实就是这样慢慢形成的。
除此之外,其实每年的中秋,端午、圣诞、春节,都是超市节日气氛特别浓厚的时候。我们能在超市看到各种精美礼盒,这时候带着出来感受氛围,同窝在家里在绘本、电视上接触这些节日,肯定是不一样的。
总结:
不同于家里这个相对封闭的小环境,超市是个相对开放的场所,就像一个小社会。小家伙可以在这里看到爸爸妈妈是怎样同别人打交道的,也可以看到别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也可以自己同别人打交道,比如收银员,或者是超市玩乐区的其他小朋友。眼界、知识、启蒙这种听起来很虚的东西,其实就是在很实在的行动中积累起来的。下次去超市,多跟小家伙念叨念叨,也许会有你意想不到的收获噢。
点下方↓↓↓阅读原文听下一首情歌
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台州视窗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38619号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Powered by TZ106.COM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