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养的猪肉、放养的鸭子、现摘的蔬菜、自做的豆腐、自酿的糯米酒,加上四周环山空气清新、乡村风情浓郁、村内环境洁净,这里俨然一个世外桃源,成为城里人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
从“卖石板”到“卖风景”,眼前这个被省委书记、省长、省委副书记都点过赞的天台县街头镇后岸村,早在几年前却是一个蓬头垢面的“石板村”,如今村里农家乐“美丽经济”搞得很红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在这里又有了一个生动案例。
春风浩荡凭借力,绿水青山正当行。近年来,我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异军突起,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目前,全市农家乐特色村(点)达到280个,年接待游客180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10亿元。
坚持培育“宜居宜业宜游,养眼养心养身”的农家乐特色村,把美丽乡村打造成农民幸福生活家园、市民休闲旅游乐园,促进农家乐又好又快发展,是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孜孜以求的目标和不懈努力的方向。
突出政策导向,强化基础建设,让家园美起来
科学规划,通过建设景中村,发展农家乐,经营旅游村,经过四年努力,天台后岸村成功跻身2014年度国家级首批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试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如今村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新变化,农家乐经营户已发展到65户,床位1500张,年收入少则15万~20万元,多则50万~6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不到10万元增长到200万元”村党支部书记、市农家乐协会会长陈文云介绍。
“潘家小镇”,是三门县横渡镇岩下潘村的风情雅号。四年前,这里还是房屋破旧、只住着少数留守老人的浙东小村,如今发展成户户都拥有“联排别墅”的“中国最美村镇”、“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岩下潘村完成了华丽变身。
“将农家乐作为新时期农民创业、就地就业、持续增收和农业转型的重要工作来抓”,成为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共识。
台州市委市政府根据农家乐不同发展阶段需要,先后出台了系列专项扶持政策,多次召开现场会,针对各地发展农家乐缺人才、缺证照、缺土地等瓶颈制约,专门分组做好破解难题,并对农家乐特色村建设给予专项资金奖补。各级农办以推进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型为己任,坚持常抓常新,集聚部门合力,全程指导农民办好农家乐。天台县、黄岩区等地也及时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椒江区则对农家乐特色村规划每个给予80%的经费补助……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有了政策和资金支持,许多村庄借发展“农家乐”东风,大力推进村庄整治改造,不少老村旧貌换新颜。临海尤溪镇下涨村成片整治江南大峡谷沿线环境,修建了游客接待中心和文化休闲长廊。玉环石峰山村吸引社会资本改造破旧石屋,盘活闲置土地和农房,老村焕发新活力……
“我市2015年又启动农家乐特色村倍增计划,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发展农家乐特色村总数达112个。”市委副秘书长、市农办主任张宇介绍,这是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大实践行动,也是适应当前农村、农民实际和美丽经济发展的新举措。
做足农字文章,丰富乡村内涵,让农民富起来
提起番薯庆糕、胖头鱼,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黄岩北洋镇长潭村。两种土味十足的地方农家美食,让当地老百姓在自家门口做起了大生意。村民陈秋林自开起农家乐后,日子越过越红火。
一到节假日、双休日,温岭石塘镇渔家乐经营户林小光就乐得合不拢嘴,家里电话响个不停,要求住宿的游客很多,每天都要摆上十几桌菜。
“以农促旅、农旅互补”,我市推出十大农家乐精品线路,积极引导各地农家乐在探索中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天台县后岸村大力发展景观农业,建成桃园、杨梅园、油菜园、葵花园、荷花园4000多亩,村内公共区域成片种植银杏林、红枫道、腊梅等景观植物,山上进行林相改造。
家养的猪肉、放养的鸭子、现摘的蔬菜、自做的豆腐、自酿的糯米酒,加上四周环山空气清新、乡村风情浓郁、村内环境洁净,这里俨然一个世外桃源,成为城里人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
从“卖石板”到“卖风景”,眼前这个被省委书记、省长、省委副书记都点过赞的天台县街头镇后岸村,早在几年前却是一个蓬头垢面的“石板村”,如今村里农家乐“美丽经济”搞得很红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在这里又有了一个生动案例。
春风浩荡凭借力,绿水青山正当行。近年来,我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异军突起,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目前,全市农家乐特色村(点)达到280个,年接待游客180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10亿元。
坚持培育“宜居宜业宜游,养眼养心养身”的农家乐特色村,把美丽乡村打造成农民幸福生活家园、市民休闲旅游乐园,促进农家乐又好又快发展,是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孜孜以求的目标和不懈努力的方向。
突出政策导向,强化基础建设,让家园美起来
科学规划,通过建设景中村,发展农家乐,经营旅游村,经过四年努力,天台后岸村成功跻身2014年度国家级首批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试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如今村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新变化,农家乐经营户已发展到65户,床位1500张,年收入少则15万~20万元,多则50万~6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不到10万元增长到200万元”村党支部书记、市农家乐协会会长陈文云介绍。
“潘家小镇”,是三门县横渡镇岩下潘村的风情雅号。四年前,这里还是房屋破旧、只住着少数留守老人的浙东小村,如今发展成户户都拥有“联排别墅”的“中国最美村镇”、“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岩下潘村完成了华丽变身。
“将农家乐作为新时期农民创业、就地就业、持续增收和农业转型的重要工作来抓”,成为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共识。
台州市委市政府根据农家乐不同发展阶段需要,先后出台了系列专项扶持政策,多次召开现场会,针对各地发展农家乐缺人才、缺证照、缺土地等瓶颈制约,专门分组做好破解难题,并对农家乐特色村建设给予专项资金奖补。各级农办以推进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型为己任,坚持常抓常新,集聚部门合力,全程指导农民办好农家乐。天台县、黄岩区等地也及时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椒江区则对农家乐特色村规划每个给予80%的经费补助……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有了政策和资金支持,许多村庄借发展“农家乐”东风,大力推进村庄整治改造,不少老村旧貌换新颜。临海尤溪镇下涨村成片整治江南大峡谷沿线环境,修建了游客接待中心和文化休闲长廊。玉环石峰山村吸引社会资本改造破旧石屋,盘活闲置土地和农房,老村焕发新活力……
“我市2015年又启动农家乐特色村倍增计划,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发展农家乐特色村总数达112个。”市委副秘书长、市农办主任张宇介绍,这是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大实践行动,也是适应当前农村、农民实际和美丽经济发展的新举措。
做足农字文章,丰富乡村内涵,让农民富起来
提起番薯庆糕、胖头鱼,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黄岩北洋镇长潭村。两种土味十足的地方农家美食,让当地老百姓在自家门口做起了大生意。村民陈秋林自开起农家乐后,日子越过越红火。
一到节假日、双休日,温岭石塘镇渔家乐经营户林小光就乐得合不拢嘴,家里电话响个不停,要求住宿的游客很多,每天都要摆上十几桌菜。
“以农促旅、农旅互补”,我市推出十大农家乐精品线路,积极引导各地农家乐在探索中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天台县后岸村大力发展景观农业,建成桃园、杨梅园、油菜园、葵花园、荷花园4000多亩,村内公共区域成片种植银杏林、红枫道、腊梅等景观植物,山上进行林相改造。
Copyright © 台州视窗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38619号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Powered by TZ106.COM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