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序看贴
  • 倒序看贴
吧友

说起台州话中“煞甲”这个常用口头语,很多人会觉得特有台州风味,而且还似乎有股子令人自豪的硬气在里面。但到临下笔时,又有很多人会无从着笔——这两字究竟该怎么写呢?

不光是普通百姓,就是专家也争论不清,媒体上的写法也很不统一。我们常能看到“煞甲”“煞夹”“煞格”“煞搁”“杀甲”“杀嘎”“杀格”等五花八门的写法,让人眼花缭乱、莫衷一是。

于是便有人在网上讨论,甚至调查各地方言中类似的词语。结果,说“煞甲”的不只是台州,其他地方也有,比如省内新昌也说“煞甲”、宁波也说“撒噶”“煞格”,省外苏州也有相似说法叫“煞克(萨课)”。

从上述词组的组合来看,都不像正常的汉语组合方式,如“撒噶”“煞克(萨课)”“杀嘎”“煞格”等,都带有很强的音译色彩。而我们常用的“煞甲”,算是其中最能“望文生义”的两个字了,从字面上看,“煞”是“极、很”的意思,而“甲”是“第一”的意思,连起来就有极好、非常棒的意思,但与我们平时表达的厉害之意似乎差距还不小。在生活中,“煞甲”多指超乎寻常、难以用语言描述的程度,比如“煞甲些煞甲”“讲话煞甲猛”“价钿煞甲”等等。所以,人们在用字上,常用看上去有些“凶神恶煞”的“煞”字和杀气腾腾的“杀”字,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强烈刺激,以此增加厉害程度。

很显然,这样的组词方式体现了现代人力图还原“煞甲”本来面目的努力,但始终感觉又有些心虚和无力,也颇令笔者感到困惑不解。

直到有一次,笔者在聆听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讲授佛教文化时,听到“释迦牟尼”的梵语发音,以及“释迦”的解释时才恍然大悟,“煞甲”极有可能与“释迦”之间存在某些联系。

细究个中奥秘,果然有所发现。首先,“释迦”(Śākya)的梵语发音跟“煞甲”非常相似,因为佛经口授相传的特性,所以各地在音译时发音和用字会稍有不同。其次,“释迦”一词的含义就有我们方言中想要表达的“超乎寻常程度”的意思。原来,释迦牟尼是后人对成道后的乔达摩·悉达多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圣者”。“释迦”是古印度的部落名,属武士阶级,语义中有“能”“勇”的意思,再加上佛陀后来被神化,它的含义跟我们超乎寻常的厉害之意便更为相近了。

再者,联系佛教故事中“华严厉害”的典故,就更能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了。大乘佛教最重要的修学经典之一《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得道后宣讲的第一部佛经。相传,隋朝和尚释普安在传播佛教过程中,就多次以《华严经》的厉害来传播佛法、教育百姓。比如,他用意念将两山谷之间的大岩石给移开,并宣称这是《华严经》赋予他的力量。“释迦”的厉害,应该就是在塑造佛陀超乎寻常神力的传播过程中震慑了芸芸众生,从而成为一个表达厉害的词语流行开来。

汉语具有非常强大的包容性,往往对外来文化和外来词采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态度。千百年来,佛教用语早已被吸收进我们的语言体系,正如赵朴初先生所说,“现在许多人虽然否定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可是他一张嘴说话,其实就包含着佛教的成分……如果真要彻底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我们生活中流传着许多已经日用而不知的佛教用语,如世界、宇宙、境界、智慧、思维、信心、须臾、梦幻、莲花、反省、烦恼、经典、方便、觉悟、功课、忏悔、法律、表示、印证、感应、精进、平等、变相、执著、造孽、因果、迟疑、迷团、妄想、警钟、不可思议、尘埃落定、天花乱坠等,没有这些词语,很多内容都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了。

台州是佛宗道源,佛教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尤其是在我们的方言俗语中,留下的语词极为丰富。如借以说明个性为人的,有“老爷菩萨”“多事王菩萨”等;讽喻大众对佛教若即若离态度的,有“一进寺门拜菩萨,一出山门偷鸡鸭”“手抲板佛珠,相骂弗肯输”“三日信和尚,三日信道士”等;借以劝人向善的,有“念佛念一世,弗如大路石板铺一记”“一不打和尚,二不打黄胖”“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等;借佛事表达人生哲理的,有“破庙不招好和尚”“交结和尚多些拜,交结财主多些债”“屋里有观音,到处求菩萨”“千个师傅千个法,一个和尚一套经”……

因此,笔者猜想,很有可能是我们的先人借用了“释迦”的神力来表达超乎寻常的厉害,只不过“释迦”是佛陀的姓氏,又不好直接用到文字上,只能停留在百姓口头上,以至于天长日久,人们都已经不知道它有这么个来历,就像世界、宇宙、境界、智慧等人们日用的词语一样,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他们来自佛教了。

编辑:余彩虹 责任编辑:丁楚兰 审核:陈瑶质


台州视窗网    台州论坛

赶紧回复一个吧,可以获得积分噢!
本贴共有0个回复,点击率67回到『台州白搭』
发表回复
也可按Ctrl+Enter提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