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平市把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贯穿于经济建设的全过程,在保护自然、改善生态中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提升。
加快培育生态经济,空间格局逐步优化。四平市大力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建立了生态农业示范村和生态经济沟,积极推广农村户用型沼气池、太阳能采暖房、太阳能热水器、生物智能开发以及新建秸杆气化站等。2014年底建设国家级粮食高产示范区100个,落实“高光效”新型栽培技术示范面积96.7万亩,全市粮食产量达到154.1亿斤,连续三年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新建扩建棚室蔬菜园区33个,新增生产面积9080亩。新建扩建牧业小区291个。建设“美丽乡村”75个,打造13条精品线路和5个样板镇群。工业生态转型方面,大力推进创新升级工作,省创新型科技企业达到17户,省级技术中心48家。去年实施技改项目287项,完成投资286.2亿元。工业首次投产新产品141种,新产品产值率达14.3%。节能降耗工作成效较为显著,企业节能降耗意识逐渐增强,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四平市坚决落实中央关于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各项部署,以市场化的办法,该关闭的坚决关闭,该转型的坚决转型,加大力度,依法关闭一批小煤矿、小矿山和污染严重的企业。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国土开发空间格局逐步围绕主体功能区定位和布局展开,加快了特色优势产业向重点开发区的集聚,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围绕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展开,双辽易地造林等工作稳步推进,农机、换热器再制造项目获得省里批复。此外,针对不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和布局的产业和企业,逐步加大了调整搬迁、转移力度,逐步加强了重点开发区内的产业集聚、项目集聚,进一步提升区内主体产业地位。
不断加强环保监管,着力提升城乡生态环境质量。四平作为国家级卫生城市和国家级园林城市,为生态型城市提供了环境质量保障。通过开展“绿化四平”、”封山育林”、“三北”防护林等建设措施,全市完成造林绿化19.3万亩,投入苗木1121万株,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9.1%。市区绿树进城43.8万株,三年累计完成114万株,实现了百万株绿树进城目标。西部草地退化有所控制,草原面积保持在9万公顷以上,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03公顷,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764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123公顷。全市认真执行环境目标责任制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环境污染趋势有所缓解,环境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近几年,通过加强水环境污染防治和大气污染防治两项重点工程,在工业废水
废气治理、河流流域综合治理、水源地实施保护、主要污染物减排、城镇垃圾和
污水处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两河四岸”一期工程全面竣工,北河生态补水工程和北河公园改造已经完成,西湖湿地开工建设。市区和梨树县
污水处理厂完成升级改造,市区淘汰152台洗浴燃煤小锅炉,新建107座水冲公厕。社区环境整治一期工程完工,30个社区环境实现整体提升。
www.fqcl.net、
www.baijidiwat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