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岩,“15分钟健身圈”是现在健身爱好者生活中的一个新名词,即“15分钟左右,便可从家到达健身场所”。黄岩区以公共文体设施建设为支点,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让全民健身的热潮波及城乡每个角落,“15分钟健身圈”的全民健身新蓝图正慢慢变成现实。
绿道漫步、骑行,健身新风尚
周日早上7点,黄岩自行车协会的骑行爱好者们准时在小东门集合,向西部进发。八个小时里,这群来自各行各业的人,穿上专业的骑行装备,再跨上心爱的自行车,摇身一变成了“骑行达人”。
“从去年5月成立,到现在协会已有300余人,其中还有不少夫妻档。”黄岩自行车协会会长解宣正告诉记者,现在黄岩的骑行队伍迅速壮大,“一方面因为骑行不受场地限制,而绿道网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投用,也从一定程度上推广了自行车运动。”
正如解宣正所说,城区近150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站点,6000多辆自行车投放,让骑车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出行方式。
与此同时,随着绿道宁溪段、澄江段的建成,给橘乡百姓带来了新的休闲锻炼去处。“这些绿道对于骑行者来说虽短,却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解宣正说。正像他所说,除了永宁江绿道一期10公里的建成使用,更值得期待的是,规划中的在永宁江两岸建设全长50公里长的集生态保护、休闲娱乐、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绿色廊道。
22个协会、13个俱乐部,健身花样多
每天晚饭后,院桥镇中心村健身公园是最热闹的地方。篮球场上是挥汗如雨的年轻人;活力四射的广场排舞粉丝众多;孩子们在游乐设施上尽情玩耍;老人则坐在一起闲话家常或打打气排球……夜幕下的院桥,灯光闪烁,人声鼎沸。
天气晴好的清晨,九峰公园内,多支健身队伍相约而至,舞蹈爱好者跳起健身舞,身段轻盈;瑜珈爱好者配合着均匀的呼吸,完成一个个优雅的动作;太极拳队伍中,着白色武术服的武者气定神闲,一招一式行云流水。
这样的场景,无论是城区,还是乡镇,都不鲜见。白天或晚上,一支支由老百姓自发组织的健身队,或跳操、或打拳、或习舞……他们不分年龄,都只为追求一份健康的生活方式。
该区体育局数据显示:目前,黄岩区共有体育协会22个,体育俱乐部13个,活跃在基层的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骨干达2000余名,达到社会体育指导员村村“全覆盖”,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全区总人口数的35%。
以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为支点,打造“15分钟健身圈”
黄岩区目前有省级中心村健身广场5个,中心村健身公园2个;全区19个乡镇街道本级从仅建有一个灯光球场到均建有灯光篮球场和60平方米以上室内活动室,部分乡镇建有羽毛球场或门球场;全区533个行政村,体育场地设施达标村从232个上升为361个,覆盖率从35%上升为65%以上……
但跟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相比,公共体育场地依然有点“捉襟见肘”。
“为此,我们不断开展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以实事工程为抓手,完善体育设施条件,打造‘15分钟健身圈’。”该区体育局副局长王福军表示。另一方面,下阶段,黄岩力争启动建设九峰国家标准登山精品样板步道、永宁江水上项目。用好省对区优惠倾斜政策等,努力建成6个中心村全民健身广场、公园,积极创建3个省级老年体育俱乐部。
对于未来全民健身的发展模式,王福军表示:“黄岩全民健身工作将继续坚持小型活动经常化,大型活动规模化,努力探索‘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把舞台让给百姓,带动全民健身。”